100%

標題:能nénɡ

注解:熊屬。左傳、國語皆雲晉侯夢黃能入於寢門。韋注曰:能似熊。凡左傳、國語能作熊者,皆淺人所改也。足佀鹿。故皆從比也。㲋足、彘足亦同。從肉,猶龍之從肉也。㠯聲。奴登切,古者在一部,由之而入於咍則為奴來切,由一部而入於六部則為奴登切,其義則一也。能獸堅中,故偁賢能。賢,古文作臤。臤,堅也。而強壯,偁能傑也。此四句發明叚借之恉。賢能,能傑之義行而本義幾廢矣。子下曰:十一月陽氣動,萬物滋,人以為偁。亦此例也。韋朋來西烏五篆下說解皆此例。凡能之屬皆從能。文一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能部

標題:熊xiónɡ

注解:熊獸,佀豕。山凥,俗作居。冬蟄。見夏小正。從能,炎省聲。按炎省聲則當在古音八部。今音羽弓切。雒誥火始焰焰,漢書作庸庸。淮南書:東北曰炎風,一作融風。皆古音之證。左傳正義曰:張叔反論雲:賓爵下革,田鼠上騰,牛哀虎變,鯀化為熊,久血為磷,積灰生蠅。或疑熊當為能。王劭曰:古人讀雄與熊音於陵反,張叔用舊音。傅𤣥濳通賦與終韻,用新音也。玉裁謂:熊不妨古反於陵,要之反論必是能字。春秋左氏敬嬴,公、榖作頃熊,葢炎、熊、嬴三字雙聲。凡熊之屬皆從熊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熊部

標題:羆pí

注解:如熊,黃白文。見釋獸。從熊,罷省聲。以一能當二能也。彼為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𥀍。古文從皮。 文二 重一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熊部

480

標題:火huǒ

注解:𤈦也。𤈦,各本作毀,今正。下文曰𤈦,火也。為轉注。南方之行,炎而上。與木曰東方之行,金曰西方之行,水曰北方之行,相儷成文。象形。大其下,銳其上。呼果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凡火之屬皆從火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炟dá

注解:上諱。漢章帝名也。伏侯古今注曰:炟之字曰著。按許書本不書其篆,但曰上諱。後人補書之,次於此者,尊上也。玉篇曰:爆也。廣韻曰:火起也,其字從火,旦聲。當割切。十四、十五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𤈦huǐ

注解:火也。從火尾聲。許偉切。十五部。《詩》曰:“王室如𤈦。”周南汝墳文,今詩作毀。毛傳:毀,火也。按爾雅亦作毀。釋言曰:毀,火也。詩釋文曰:毀音毀,齊人謂火曰毀。郭樸又音貨,字書作𤈦,《說文》同。一音火尾反。夫曰毀,《說文》作𤈦,則《說文》之有𤈦無毀可知矣。曰𤈦,一音火尾反,則𤈦本音毀可知矣。方言曰:㷄,火也。楚轉語也,猶齊言𤈦也。毀、𤈦實一字。方言齊曰𤈦,卽爾雅郭注之齊曰毀也。俗乃強分為二字二音,且肊造齊人曰毀,吳人曰𤈦之語,又于《說文》別增毀篆。陸德明所據不如此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燬huǐ

注解:火也。從火毀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衛侯毀。”許偉切。按此篆許所本無,當刪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燹xiǎn

注解:火也。韻會引字林曰:逆燒也。從火豩聲。穌典切。十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焌jùn

注解:然火也。以火燒物曰然。從火夋聲。子寸切,又倉矞切。十三部。《周禮》曰:“遂䶴其焌。”周禮𡍮氏曰:凡蔔,以明火𤑔燋,遂龡其焌契,以授卜師。注雲:焌讀如戈鐏之鐏,謂之契柱燋火而吹之也。士喪禮:楚𤑴置於燋,在龜東。楚𤑴卽契,所用灼龜也。燋謂炬,其存火。(三字當依士喪禮注作所以然火者也。)焌火在歬,㠯𤑴焯龜。此許引周禮而釋其焌之義,似有舛誤。依鄭注則契卽楚𤑴,楚𤑴柱於炬然之,用以灼龜。焌者,謂吹而然之也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尞liào

注解:祡祭天也。示部祡下曰:燒柴尞祭天也。是祡尞二篆為轉注也。燒柴而祭謂之祡,亦謂之尞,亦謂之𥙫。木部曰:𥙫,祡祭天神。周禮𤍕燎字當作𥙫尞。凡祡尞作柴燎者皆誤字。從火昚。會意。力照切。二部。昚,古文愼字。見心部。祭天所㠯愼也。說從昚之意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然rán

注解:燒也。通叚為語䛐。訓為如此,爾之轉語也。從火肰聲。如延切。十四部。俗作燃,非是。䕼,或從艸難。徐鉉等曰:艸部有此字,此重出,與火部無涉也。按篆當作𤓉,或古本作䖄,轉寫奪火耳。漢五行志:巢𤓉墮地。廣韻引陸佐公石闕銘:㓝酷𤓉炭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爇ruò

注解:燒也。從火蓺聲。徐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蓺字,當從火從艸,𤍽省聲。按埶卽聲,不必雲𤍽省。如劣切。十五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爇僖負羈。”僖卄八年左傳曰:𤑔僖負羈氏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燔fán

注解:爇也。按許㸋與燔字別,㸋者,宗廟火炙肉也。此因一從火一從炙而別之。毛于瓠葉傳曰:加火曰燔。於生民傳曰:傅火曰燔。古文多作燔,不分別也。從火番聲。附袁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燒shāo

注解:爇也。二篆為轉注。從火堯聲。式昭切。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烈liè

注解:火猛也。大雅曰:載燔載烈。傳曰:傅火曰燔,貫之加於火曰烈。商頌曰:如火烈烈。引伸為光也,業也。又方言曰:餘也。按烈訓余者,盛則必盡,盡則必有所餘也。又鄭風:火烈具舉。傳曰:烈,列也。此謂烈卽列之叚借字。列者,古迾字也。從火列聲。良薛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炪zhuō

注解:火光也。類篇作火不光。集韻六術曰:炪爩,煙皃。類篇同。又九迄曰:炪爩,煙出也。煙盛則光微。此葢與上火猛作反對語。從火出聲。職悅切。十五部。《商書》曰:“予亦炪謀。”般庚上文。此與叚𡚽為好,叚狟狟為桓桓,叚𤊾為竹蔑同。壁中古文叚炪為拙也。今尚書作拙者,葢孔安國以今字讀之也。讀若巧拙之拙。其同音也,故相叚借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熚bì

注解:熚𤒓,火皃。熚、𤒓疊韻字,如水部之畢沸。從火畢聲。卑吉切。十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𤒓fú

注解:熚𤒓也。玉篇雲:火盛皃。廣韻雲:鬼火。從火𢨋聲。敷勿切。十五部。𢨋,籒文悖字。見言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烝zhēnɡ

注解:火氣上行也。此烝之本義。引申之則烝,進也。如詩信南山甫田傳、泮水箋是也。又引申之則久也,眾也。久之義如釋詁曰烝塵也,東山傳曰烝𥧑也,常棣傳曰烝塡也皆是,鄭雲古聲𥧑塡塵同是也。眾之義如東山烝在栗薪傳,烝民傳是也。又引申之則君也,釋詁及文王有聲傳是也。又厚也,泮水傳曰烝烝,厚也是也。左傳凡下淫上謂之烝。從火㞼聲。煑仍切。六部。經典多叚蒸為之者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烰fú

注解:烝也。詩生民:烝之浮浮。釋訓:烰烰,烝也。毛傳曰:浮浮,氣也。按爾雅不偁詩全句,故曰烝也而已。毛釋詩全句,故曰浮浮氣也。許於此當合二古訓為解曰烰烰,烝皃,謂火氣上行之皃也。或轉寫者刪之耳。從火孚聲。縛牟切。三部。《詩》曰:“烝之烰烰。”今詩作浮浮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煦xù

注解:烝也。方言:煦煆,熱也,幹也。吳越曰煦煆。按熱廣雅作𤑔,誤。樂記注曰:以氣曰煦。一曰赤皃。日部曰:昫,日光出溫也。按昫、煦古通用,煦葢日出之赤色。一曰𥁕潤也。首一義足兼之。文𨕖注引韓詩章句:照,暖也。從火昫聲。香句切。古音在四部。廣韻又況羽切。方言注讀如州籲之籲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熯hàn

注解:幹皃。幹讀如幹,此與日部暵同音同義,從火猶從日也。易說卦傳王肅、王弼本作燥萬物者莫熯乎火,《說文》日部及徐邈本作莫暵。字有分見而實同者,此類是也。從火,漢省聲。人善切。十四部。依楚茨音義人善、呼旦二反。《詩》曰:“我孔熯矣。”小雅楚茨文。此偁詩說叚借也。楚茨毛傳曰:熯,敬也。熯本不訓敬而傳雲爾者,謂熯卽戁之叚借字也。心部曰:戁,敬也。長髮傳曰:戁,恐也。是其義也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炥fú

注解:火皃。按此篆當是𤒓之或體。從火弗聲。普活切。十五部。廣韻符弗切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熮liáo

注解:火皃。從火翏聲。烙蕭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《逸周書》曰:“味辛而不熮。”逸字衍,當刪,九經字㨾引無逸字可證。周書葢七十一篇之周書,今本未見有此句。呂覽本味篇曰:辛而不烈。周書作不熮,字異義同。方言注曰:癆、瘌皆辛螫也。按此等字皆雙聲同義,而癆為尤近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焛lìn

注解:火皃。從火,𨳏省聲,𨳏見門部,作𨳌者誤。讀若㷠。良刃切。十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㷳yàn

注解:火色也。韓子:齊伐魯,索䜛鼎,以其鴈往。齊人曰:鴈也。魯人曰:眞也。鴈,葢卽㷳之叚借字,如今之作偽古物曰燒瘢貨是也。俗作眞贗從火雁聲,讀若鴈。五妟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熲jiǒnɡ

注解:火光也。小雅:不出於熲。傳曰:熲,光也。箋雲:不得出於光明之道。按火光者,字之本義。傳不言火但言光者,其引申之義也。從火頃聲。古迥切。十一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爚yuè

注解:火光也。光,各本作飛,今依文𨕖琴賦景福殿賦注、𤣥應書卷九正。西都賦:震震爚爚,雷奔電激。震震謂雷,爚爚謂電也。李善引字指曰:儵爚,電光也。按此字或借為耀字,或借為鑠字。或作爍者,俗體也。從火龠聲。以灼切。二部。一曰爇也。又一義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熛biāo

注解:火飛也。𤣥應引三蒼雲:熛,迸火也。呂氏春秋雲:突泄一熛,焚宮燒𧂐。班固答賓戲借猋為之。從火𤐫聲,讀若摽。甫遙切。二部。當必遙切。按同部票熛二字同音同義,熛卽票聲,似票正熛俗,故集韻、類篇、韻會皆合二為一。然李善、𤣥應所引皆有熛字,玉篇亦分載,未容改並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熇hè

注解:火熱也。大雅板傳曰:熇熇然也熾盛也。易:家人嗃嗃。鄭雲:苦𤍽之意。是嗃卽熇字也。釋文曰:劉作熇熇。從火高聲。火屋切。古音在二部。《詩》曰:“多將熇熇。”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烄jiǎo

注解:交木然也。交烄疊韻。玉篇曰:交木然之。以尞祡天也。從火交聲。古巧切。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𤇇chán

注解:小𤑔也。𤑔或作熱,誤。節南山釋文正義引作𠅩,亦誤。節南山曰:憂心如惔。古本毛詩作如𤇇,故毛傳曰:𤇇,燔也。瓠葉傳曰:加火曰燔。許曰:燔,𤑔也。𤑔,加火也。是毛訓作𤑔,許則別之雲小𤑔耳。方言、廣雅曰:𤇇,明也。此引伸之別一義。從火𢆉聲。𢆉,各本誤作幹,篆體亦誤,今正。幹部曰:入一為幹,入二為𢆉。𢆉讀若飪,𤇇從𢆉聲,故古音在七部。郭璞、曹憲音淫,入鹽韻,則直廉切。今各書皆訛作㶣矣。《詩》曰:“憂心如𤇇。”如𤇇,各本作㶣㶣,今正。節南山釋文、正義皆引憂心如㶣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燋jiāo

注解:所㠯然持火也。持火者,人所持之火也。少儀:執燭抱燋。凡執之曰燭,未𤑔曰燋,燋卽燭也。士喪禮注曰:燎大燋。大燋卽大燭也。大燭樹於地,燭則執於手。人所持之火,以燋然之。燋者,苣為之。蔔之用燋,其一端也。士喪禮:楚𤑴置於燋,在龜東。注雲:楚,荊也,荊𤑴所以鑽灼龜者。燋,炬也,所以然火者也。周禮垂氏:凡蔔,以明火𤑔燋,遂炊其焌契,以授卜師。杜子春雲:明火,以陽燧取火於日也。按以苣然契,契卽楚𤑴。以楚𤑴灼龜而作其兆,是卜之次弟也。從火焦聲。卽消切。二部。字林子約反。《周禮》曰:“㠯朙火爇燋也。”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炭tàn

注解:燒木未灰未灰,大徐作餘。也。從火屵聲。各本作岸省聲,今依小徐本。屵從廠聲。廠,呼旱切也。他旱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𤈩zhǎ

注解:束炭也。從火𢀩省聲,讀若齹。齹,齒部作𪘓,恐誤。楚宜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𤉧jiǎo

注解:交灼木也。從火,教省聲,讀若狡。按玉篇、廣韻皆曰:𤉧同烄。必本諸《說文》,不知今本《說文》何以析為二,交灼之語亦不可通。上文炭下曰燒木未灰,則灰篆必上聯炭𤏀二篆。間以𤉧炦,決非古本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炦bá

注解:火氣也。從火犮聲。薄撥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灰huī

注解:死火餘㶳也。漢書曰:死灰獨不復然乎。從火又。會意。呼恢切。古音在一部。又,手也。火旣滅可㠯執持。說從又之意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炱tái

注解:灰炱煤也。通俗文曰:積煙曰炱煤。玉篇曰:炱煤,煙塵也。廣韻曰:炱煤,灰入屋也。從火台聲。徒哀切。一部。按本部無煤,土部有塺字。玉篇炱煤二文相接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煨wēi

注解:盆中火。玉篇作盆中火𤏶。廣韻曰:𤏶者,埋物灰中令熟也。通俗文曰:𤍽灰謂之煻煨。許無煻字,今俗謂以火溫出冬閒花曰唐花,卽煻字也。從火畏聲。烏灰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熄xī

注解:畜火也。畜當從艸,積也。熄取滋息之意。從火息聲。相卽切。一部。亦曰滅火。小徐無此四字。滅與蓄義似相反而實相成,止息卽滋息也。孟子曰:王者之跡熄而詩亡,詩亡然後春秋作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烓wēi

注解:行灶也。從火圭聲,古支、清合韻。讀若冋。冋,汲古閣作回,誤。口迥切。十六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煁chén

注解:烓也。小雅白華曰:樵彼桑薪,卬烘於煁。釋言曰:糂,烓也。毛傳曰:煁,烓灶也。郭璞雲:今之三隅灶。按鄭箋雲:桑薪,薪之善者。不以炊爨養人,反以燎於烓灶,用照事物而已。然則行灶非為飮食之灶,若今火爐,僅可照物。自古名之曰烓,亦名之曰煁,或叚諶為之。春秋傳裨諶字灶,知諶卽煁字也。漢書人表又作卑湛。從火甚聲。氏任切。七部。詩釋文市林反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燀chǎn

注解:炊也。從火單聲。充善切。十四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燀之㠯薪。”左傳昭公二十年文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炊chuī

注解:爨也。爨下曰:炊也。齊謂炊也爨。從火,吹省聲。昌垂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烘hōnɡ

注解:尞也。雲尞者,燔柴之義之引伸也。小雅白華:卬烘於煁。毛傳及釋言皆曰:烘,燎也。從火共聲。呼東切。詩釋文引《說文》巨凶、甘凶二反。《詩》曰:“卬烘於煁。”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齌jì

注解:炊餔疾也。餔,日加申時食也。晚食恐遲,炊之疾速,故字從火。引伸為凡疾之用。離騷曰:反信䜛而齌怒。王注雲:疾怒。從火𠫼聲。在詣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熹xī

注解:炙也。炙者,抗火炙肉也,此熹之本義,引申為𤍽也。左傳:或叫于宋大廟曰:嘻嘻出出。杜曰:嘻嘻,熱也。此同音叚借也。又與𤌇相叚借。從火喜聲。許其切。一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煎jiān

注解:𤎅也。方言:熬、㷅、煎、㷶、鞏,火幹也。凡有汁而幹謂之煎。東齊謂之鞏。從火前聲。子仙切。十四部。〖注〗𣦃,前。又𤌺𤎴𤎵𤋎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熬áo

注解:幹𤋎也。方言。𤎅,火幹也。凡以火而幹五榖之類,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𤎅。從火敖聲。五牢切。二部。䵅,𤎅或從麥作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炮páo

注解:毛炙肉也。炙肉者,貫之加於火。毛炙肉,謂肉不去毛炙之也。瓠葉傳曰:毛曰炮,加火曰燔。閟宮傳曰;毛炰豚也。周禮封人:毛炰之豚。鄭注:毛炮豚者,爓去其毛而炮之。內則注曰:炮者,以塗燒之為名也。禮運注曰:炮,裹燒之也。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。鄭意詩禮言毛炮者,毛謂燎毛。炮謂裹燒,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,為許所本。六月、韓奕皆曰炰鱉,箋雲:炰,以火孰之也。鱉無毛而亦曰炰,則毛與炮二事,鄭說為長矣。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。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。大射篇注炮鱉或作缹,或作𤈒。是知、炰缹為古今字。通俗文曰:燥煑曰缹。燥煑謂不過濡也。裹燒曰炮,燥煑亦曰炮。漢人燥煑多用缹字。缶聲、包聲古音同在三部。從火包聲。薄交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𤇯ēn

注解:炮炙也,炮、炙異義皆得曰𤇯也。㠯微火溫肉。依廣韻所引本。玉篇同。旣雲炮炙,又雲以㣲火溫肉者,嫌炮炙為毛燒,故又足之,言不必毛燒也。㣲火溫肉所謂缹也,今俗語或曰烏,或曰煨,或曰燜,皆此字之雙聲疊韻耳。從火衣聲。烏痕切。十三部。此於合韻得之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𤎯zēnɡ

注解:置魚筩中炙也。筩,斷竹也,置魚筩中而幹炙之,事與烝相類。從火曾聲。作滕切。六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𤐸bì

注解:㠯火幹肉也。周禮籩人注曰:鮑者於楅室中糗幹之,出於江淮也。此當作𤐧室中𤐧幹之,漢書貨殖傳注引作於煏室幹之可證,煏卽𤐧字。小顏不解糗字,故刪之耳。糗者,熬米麥也。引申為凡熬之偁,語亦可通。𤐧室,漢時有此制。賈公彥雲:楅土為室。非也。陸德明雲:皮逼反。與周禮、毛詩楅音福、音逼不同,與師古煏音蒲北反合。然則陸本當亦作煏,今釋文乃轉寫作楅,非是。𤐧,方言作𤏛,凡以火而幹五榖之類,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,關西隴冀以往謂之𤏛,秦晉之閑或謂之㷅。省作煏,又或作焙,而異其音。玉篇作煏,無𤐧。從火稫聲。臣鉉等曰:稫聲當是䵗省聲之誤。符逼切。一部。按符逼當為蒲逼。𤓜,籒文不省。按小徐無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爆bào

注解:灼也。謂火飛所灸也。從火㬥聲。薄木切。三部。廣韻北敎切,火裂也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煬yànɡ

注解:炙燥也。從火昜聲。餘亮切。十部。諡法:好內遠禮糃,去禮遠眾煬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𤌍hú

注解:灼也。從火隺聲。胡沃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爤làn

注解:火𦏧也。此火字依節南山生民二正義補。方言:自河以北趙魏之閑火𠅩曰爛。𠅩者,食飪也。飪者,大𠅩也。𠅩則火候到矣。引伸之,凡淹久不堅皆曰爛。𠅩則可燦然陳列,故又引伸為粲爛。從火蘭聲。郞旰切。十四部。隸作爛,不從艸。燗,或從閑。此如詩蕑卽蘭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𤓒mí

注解:爛也。古多叚糜為之。糜訓糝,㸏訓爛,義各有當矣。孟子:糜爛其民而戰之。文𨕖答客難:至則糜耳。皆用叚借字也。從火靡聲。靡為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尉wèi

注解:從上按下也。按者,抑也。百官公卿表應劭注曰:自上安下曰尉,武官悉以為偁。張釋之傳曰:廷尉,天下之平也。車千秋傳:尉安黎庶。師古曰:慰安之字本無心,後俗所加。從𡰥,又持火,會意。𡰥,古文仁。𡰥又猶親手也。於胃切。十五部。所㠯申繒也。合二徐本訂。說手持火之意也。字之本義如此,引申之為凡自上按下之偁。通俗文曰:火鬥曰尉。〖注〗尉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𤒅jiāo

注解:灼龜不兆也。從龜火。從韻會。此會意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卜戰,龜𤒅,不兆。”左傳哀二年:卜戰,龜焦。無不兆二字。按許所據葢有不兆,與下文以故兆詢相貫。而焦作𪚰,則淺人所改也。焦者火所傷也,龜焦曰𪚰。許引傳說龜火會意,如引豐其屋,艸木麗於地同。讀若焦。音義皆同。卽消切。古音在三部。讀如揫,故𥤛以為聲。〖注〗𪚰字原作龜下火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灸jiǔ

注解:灼也。今以艾灼體曰灸,是其一端也。引伸凡柱𡫳曰灸。考工記廬人:灸諸牆。注雲:灸猶塞也。以柱兩牆之閑,挽而內之,本末勝負可知也。古文作久,許引周禮久諸牆。士喪禮:皆木桁久之。注雲:久當為灸,灸謂以葢案塞其口。按久、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,凡附箸相拒曰久,用火則曰灸。鄭用方言。許說造字本意。從火久聲。舉形聲包會意也。舉友切。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灼zhuó

注解:灸也。灸,各本作炙,誤,今正。此與上灸篆為轉注。炙謂炮肉。灼謂凡物以火附箸之,如以楚焞柱龜曰灼龜,其一端也。七諌注曰:點,汙也。灼,灸也。猶身有病,人點灸之。醫書以艾灸體謂之壯。壯者,灼之語轉也。淮南注曰:然也。廣雅曰:爇也。素問注曰:燒也。其義皆相近。凡訓灼為明者,皆由經傳叚灼為焯。桃夭傳曰灼灼,華之盛也。謂灼為焯之叚借字也。周書:焯見三有俊心。今本作灼見。從火勺聲。之若切。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煉liàn

注解:鑠治金也。治,毛本作冶,誤,今依宋本。鑠治者,鑠而治之,愈消則愈精。高注戰國策曰:練,濯治絲也。正與此文法同。金部曰:煉,治金也。此加鑠者,正為字從火。從火柬聲。郞電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燭zhú

注解:庭燎,大燭也。燎當作尞。大,各本訛作火,今正。若韻會庭燎燭也尤善。小雅毛傳曰:庭燎,大燭也。燕禮:宵則庶子執燭於阼階上,司宮執燭於西階上,甸人執大燭於庭,閽人為大燭於門外。周禮司烜氏:凡邦之大事,共墳燭,庭燎。鄭雲:墳,大也。郊特牲曰:庭燎之百,由齊桓公始也。鄭雲:庭燎之差,公葢五十,侯伯子男皆三十。文出大戴禮。按未爇曰燋,執之曰燭,在地曰燎,廣設之則曰大燭,曰庭燎。大燭與庭燎非有二也。周禮絫言墳燭、庭燎,故鄭注以門外門內別之。周禮故書作蕡燭,先鄭雲:蕡燭,麻燭也。賈公彥曰:古者未有麻燭。故鄭從墳訓大。古庭燎,依慕容所為,以葦為中心,以布纏之,飴蜜灌之,若今蠟燭。玉裁謂:古燭葢以薪蒸為之,麻蒸亦其一端。麻蒸其易然者。必雲古無麻燭,葢非。許以㷓次燭灺之閑,葢得之矣。從火蜀聲。之欲切。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熜zǒnɡ

注解:然麻蒸也。麻蒸,析麻中幹也,亦曰菆。菆一作黀。古者燭多用葦。鄭注周禮曰:燋,炬也。許曰:苣,束葦燒之也。亦用麻,故先鄭注周禮曰:蕡燭,麻燭也。先鄭意蕡卽𪎰字。鄭注士喪禮曰:燭用蒸。蒸卽謂麻幹。弟子職曰:蒸閑容蒸。從火悤聲。作孔切。九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灺xiè

注解:燭㶳也。曲禮所謂燭跋,弟子職所謂燭堲。跋者,謂近手所餘。堲者,謂燒過之燼。從火也聲。徐野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㶳jìn

注解:火之餘木也。各本作火餘也,今依唐初𤣥應本。火之餘木曰㶳,死火之㶳曰灰。引伸為凡餘之偁。左傳:收合餘燼。大雅箋:災餘曰燼。文言:藎,餘也。周鄭之閑曰藎,或曰孑。藎者,叚借字也。從火聿聲。臣鉉等曰:聿非聲,疑從𦘔省。徐吝切。十二部。俗作燼。一曰薪也。方言:自關而東秦晉之閑燒薪不盡曰藎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焠cuì

注解:堅刀刃也。王裦傳:清水焠鋒。郭朴三倉解詁曰:焠,作刀鑒也。焠,子妹切。鑒,工練切。師古雲:焠謂燒而內水中以堅之也。按火而堅之曰焠,與水部淬義別。文𨕖訛作淬,非也。天官書曰:火與水合曰焠。從火卒聲。七內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煣rǒu

注解:屈申木也。謂曲直之也。今𣪠辭傳、考工記皆作揉,葢非古也。手部無揉字。漢書食貨志:煣木為耒。從火柔,柔亦聲。人久切。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焚fán

注解:燒田也。從火林。各本篆作燓,解作從火棥,棥亦聲。今正。按玉篇、廣韻有焚無燓,焚,符分切。至集韻、類篇乃合焚燓為一字。而集韻卄二元固單出燓字,符袁切。𥩈謂棥聲在十四部,焚聲在十三部,份古文作彬,解雲焚省聲。是許書當有焚字。況經傳焚字不可枚舉,而未見有燓,知火部燓卽焚之訛。𤣥應書引《說文》焚,燒田也。字從火,燒林意也,凡四見,然則唐初本有焚無燓,不獨篇、韻可證也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熑lián

注解:火煣車網絕也。此為考工記作注也。輪人曰:凡揉牙,外不廉而內不挫、旁不腫。謂之用火之善。注曰:廉,絕也。挫,折也。腫,瘣也。按廉者,熑之叚借。絕謂火絕。記文之外謂火。內謂正當火當火處,旁謂不當火處。煣之不善,則當火處橈減而不當火處暴起,畏此二病,或絕火而更煣。假令火未嘗少絕而無此二病,是眞善用火也。車網卽牙也。牙,木部作枒。玉篇曰:燫,熪火不絕。此義與火絕相輔。從火兼聲。力鹽切。七部。《周禮》曰:“煣牙,外不熑。”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燎liǎo

注解:放火也。此與尞義別。盤庚曰:若火之燎于原。大雅曰:瑟彼柞棫,民所燎矣。箋雲:人熂燎除其旁草。小雅:燎之方揚。箋雲:火田曰燎。𤣥應引《說文》有火田為燎。王制曰:昆蟲未蟄,不以火田。從火尞聲。力小切。二部。按詩釋文引《說文》、字林尞力召反,燎力小反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𤐫biāo

注解:火飛也。此與熛音義皆同。玉篇、廣韻亦然。引申為凡輕銳之偁。周禮草人:輕𤐫用犬。注謂地之輕脃者也。漢有票姚校尉、票騎將軍。票姚,荀悅漢紀作票鷂,服䖍音飄搖,小顏二字皆去聲,非古也。平聲者古音,去聲者今音耳。今俗閑信券曰票,亦尚存古義。凡從票為聲者,多取會意。從火〔𦥑中囟〕,𤐫與𠨧同意。按當作從火𢍱省。葢省廾為一也。𠨧卽𢍱之或體。𢍱訓升高,火飛亦升高,故為同意。方昭切。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㷮zāo

注解:𤓪也。今俗語謂燒壞曰糟。凡物壞亦曰㷮。從火𣍘聲。作曹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𤓪jiāo

注解:火所傷也。從火雥聲。卽消切。二部。按廣韻雥,徂合切,玉篇才幣、走合二切。今以許書焦字從雥聲訂之,則知雥之古音讀如揫,如椒。雧者,會意字,非用雥聲。後人昧其本音,乃以雜字之反語為雥之反語,非也。戴氏侗乃疑作㸈乃得聲矣。焦,或省。按廣韻𤓪為籒文。此必有所據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烖zāi

注解:天火曰烖。春秋宣十六年:夏,成周宣謝火。左傳曰:人火之也。凡火,人火曰火,天曰災。按經多言災,惟此言火耳。引申為凡害之偁。十五年傳曰:天反時為災,地反物為妖,民反德為亂,亂則妖災生。從火𢦏聲。祖才切。一部。今惟周禮作烖,經傳多借菑為之。菑或訛為薔。災,或從宀火。火起於下,焚其上也。災,籒文從𡿧。亦會意。亦形聲。𤆎,古文從才。形聲。〖注〗𦵰,古文災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煙yān

注解:火氣也。陸璣連珠曰:火壯則煙微。從火垔聲。烏前切。十二部。煙,或從因。因聲。𤎟,籒文從宀。𡨾,古文。汲古閣少首筆,從冂,誤。今從廣韻、集韻、類篇正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焆yè

注解:焆焆,煙皃。從火䏍聲。因悅切。古音在十四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熅yūn

注解:鬱煙也。鬱當作𩰪。𩰪與煴聲義皆同。煙煴猶壹㚃也。從火𥁕聲。於雲切。十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𤈑dí

注解:望見火皃。依篇、韻補見字。𤈑然猶旳然也。從火㫐聲,㫐見日部,望遠合也。從日匕。各本篆體作𤈑,皀聲。按皀聲讀若逼,又讀若香,於馰不為龤聲。㫐聲與勺聲則古音同在二部。葉抄宋本及五音韻譜作𤈑,㫐聲。獨為不誤。玉篇、廣韻、集韻、類篇作𤈥,皆誤。讀若馰顙之馰。馰顙見說卦傳,詳馬部。都曆切。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燂tán

注解:火熱也。廣雅:燂,煗也。考工記弓人:撟角,欲𠅩於火而無燂。注雲:燂,炙爛也。故書燂或作朕。從火覃聲。大甘切。又徐鹽切。七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焞tūn

注解:朙也。鄭語:史伯曰:黎為高辛氏火正,以淳耀敦大,天明地德,光照四海,故命之曰祝融。崔瑗河閑相張平子碑雲:遷大史令,實掌重黎曆紀之度,亦能焞耀敦大,天明地德,光照有漢。今本國語作淳,漢碑作焞,與許所據合。韋雲:淳,大也。耀,明也。下文雲:敦大則焞耀。自皆當訓明。士喪禮楚焞,所以鑽灼龜者。楚,荊也。焞,葢亦取明火之意。引申之又訓盛。采芑傳曰:焞焞,盛也。漢時有敦煌郡,應劭地理風俗記曰:敦,大也。煌,盛也。唐時乃作燉煌,見元和郡縣誌。燉乃唐人俗字,非焞之異體也。從火𦎫聲。他昆切。十三部。毛詩吐雷切,音之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傳當作國語。“𤑴耀天地。”檃括鄭語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炳bǐnɡ

注解:朙也。易曰:大人虎變,其文炳也。從火丙聲。兵永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焯zhuó

注解:朙也。從火卓聲。之若切。二部。《周書》曰:“焯見三有俊心。”立政文,今尚書作灼。古義焯灼不同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照zhào

注解:朙也。與昭音義同。從火昭聲。之少切。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煒wěi

注解:盛朙皃也。各本作盛赤也,今依𤣥應書正。詩靜女:彤管有煒。傳曰:煒,赤皃。此毛就彤訓之,盛明之一端也。王莽傳:靑煒登平,赤煒頌平,白煒𧰼平,𤣥煒和平。服䖍曰:煒,音暉。如淳曰:青煒,青氣之光輝也。從火韋聲。於鬼切。十五部。《詩》曰:“彤管有煒。”邶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㶴chǐ

注解:盛火也。凡言盛之字從多。從火多聲。昌氏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熠yì

注解:盛光也。詩:熠耀宵行。傳曰:熠耀,粦也。粦,熒火也。又倉庚於飛,熠耀其羽。箋雲:羽鮮明也。從火習聲。羊入切。七部。《詩》曰:“熠熠宵行。”豳風東山文。宋本、葉抄本作熠熠。王伯厚詩考異字異義條舉《說文》熠熠宵行。而文𨕖張華勵志詩涼風振落,熠熠宵流,注引毛傳熠熠,粦也。疑皆熠耀之誤,當依詩音義為正。小徐本熠耀下無宵行二字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煜yù

注解:耀也。此以雙聲為訓。從火昱聲。餘六切。古音在七部。昱從立聲,煜從昱聲,本音皆在七部。廣韻卄六緝:煜,為立切,古音也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耀yào

注解:照也。從火翟聲。弋𥬇切。二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煇huī

注解:光也。小雅庭燎傳曰:輝,光也。日部曰:暉,光也。二字音義皆同。輝與光互訓,如易𧰼傳君子之光,其暉吉也是也。析言之則輝光有別,如管輅荅劉邠雲不同之名,朝旦為輝,日中為光。玉藻揖私朝,輝如也。登車則有光是也。史記:斷戚夫人手足,去眼輝耳。此叚輝為熏也。從火,暉者,日之光。輝者,火之光。軍聲。況韋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庭燎與晨旗韻是也,俗作輝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炯jiǒnɡ

注解:光也。從火冋聲。古迥切。十一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𤒫yè

注解:盛也。十月之交曰:𤒫𤒫震電。傳曰:𤒫𤒫,震電皃。按凡光之盛曰𤒫。從火𣋓聲。筠輒切。七部。《詩》曰:“𤒫𤒫震電。”小雅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爓yàn

注解:火爓也。各本作火門也,門乃爓之壞字耳,今正。文𨕖蜀都賦:高爓飛煽於天垂。善引《說文》:爓,火焰也。音豔。焰卽爓之省。六書故引唐本《說文》:火爓爓也。較李善所據多一爓字。今人雲光焰者,作此字為正。古多叚炎為之,如左傳其氣炎以取之,司馬相如傳末光絕炎,楊雄傳景炎炘炘皆是。又郊祀歌:長離前掞光耀明。晉灼曰:掞卽光炎字。亦叚借也。爓與焰篆義別。從火閻聲。余廉切。八部。按當以贍切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炫xuàn

注解:爓耀也。爓耀謂光爓耀明也,封襌文叚𤣥為之。從火𤣥聲。胡畎切。十四部。廣韻去聲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煌huánɡ

注解:煌煌,煇也。此依韻會本。今大、小徐本各奪一字,非也。皇皇者華傳曰:皇皇猶煌煌也。朱芾斯皇傳曰:皇猶煌煌也。從火皇聲。胡光切。十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焜kūn

注解:煌也。甘泉賦:樵蒸焜上。李善引字書焜耀火皃。從火昆聲。胡本切。十三部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光ɡuānɡ

注解:朙也。左傳周內史釋易觀國之光曰:光,遠而自他有耀者也。從火在兒上,光朙意也。說會意。目在兒上則為見,氣在兒上則為欠,口在兒上則為兄,皆同意。古皇切。十部。𤎫,古文。炗,古文。庶字從此會意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爇ruò

注解:燒也。從火蓺聲。徐鉉等曰:《說文》無蓺字,當從火從艸,𤍽省聲。按埶卽聲,不必雲𤍽省。如劣切。十五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爇僖負羈。”僖卄八年左傳曰:𤑔僖負羈氏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熾chì

注解:盛也。從火戠聲。昌志切。一部。𤎷,古文。〖注〗𧹹,古文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燠ào

注解:𤍽在中也。洪範庶征曰:燠,曰寒。古多叚奧為之。小雅:日月方奧。傳曰:奧,暖也。從火奧聲。烏到切。古音在三部。亦於六切。奧者,宛也。熱在中,故以奧會意。此舉聲以見意也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煖xuān

注解:𥁕也。𥁕各本作溫,今正。說卦傳:日以晅之。晅亦作烜,葢卽暖字也。從火爰聲。況袁切。十四部。今人讀乃管切,同煗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標題:煗nuǎn

注解:𥁕也。𥁕各本作溫,今正。從火耎聲。乃管切。十四部。今通用暖。

路徑:段注說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炅jiǒnɡ

注解:見也。从火日。古迴切。按此篆義不可知。廣韵作光也,似近之。从日火,亦不可曉。葢後人羼入,如西部有䙵之比。廣韵十二霽曰:後漢大尉陳球碑有城陽炅横,漢末被誅,有四子,一姓炅,一姓昋,一姓桂,一姓炔。四字皆九畫。集韵:桂氏譜曰:桂貞爲秦博士,始皇阬儒,改姓昋,其孫改爲炅,弟四子改爲炔。是則有肊製炅爲姓者,恥其不古,羼入許書,非無證也。廣韵云四字皆九畫,按桂字十畫,其三字皆八畫,葢六朝木旁多作才,圭作五畫。然則當云四字皆八畫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炕kànɡ

注解:乾也。謂以火乾之也。五行志曰:君炕陽而暴虐。師古曰:凡言炕陽者,枯涸之意。謂無惠澤於下也。釋木曰:守宫槐,葉晝聶宵炕。郭云:晝日聶合而夜炕布。从火亢聲。苦浪切。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燥zào

注解:乾也。易曰:水流溼,火就燥。从火喿聲。蘇到切。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烕miè

注解:滅也。小雅正月曰:赫赫宗周,裦姒烕之。傳曰:烕,滅也。从火戌。會意。詩釋文引有聲字。許劣切。十五部。火死於戌,火生於寅,盛於午,死於戌。陽氣至戌而盡。陽氣當作昜气。此二句説會意之恉。《詩》曰:“赫赫宗周,褒姒烕之。”女部無姒字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焅kù

注解:旱气也。與酷音義略同。从火告聲。苦沃切。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燾dào

注解:溥覆照也。中庸曰: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,無不覆幬。注云:幬或作燾。按左傳亦云:如天之無不幬。杜注:幬,覆也。葢幬是叚借字。𢄛訓襌帳,帳主覆也。燾从火,故訓爲溥覆照。周禮司几筵注:敦讀曰燾。燾,覆也。从火壽聲。徒到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〖注〗燽、𤐭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爟ɡuàn

注解:取火於日官名,日當作木。周禮夏官司爟:掌行火之政令,四時變國火,以救時疾。季春出火,季秋內火。鄭司農説以鄹子曰:春取榆桺之火,夏取棗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是取火於木之事也。若秋官司烜氏:以夫遂取明火於日,以鑒取明水於月。與司爟所職不同。淮南子氾論注:爟火,取火於日之官也。引周禮司爟云云。是高注亦當爲譌字。从火雚聲。古玩切。十四部。《周禮》曰:“司爟掌行火之政令。”舉火曰爟。小徐本此四字在周禮之上,今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。吕覽本味篇:湯得伊尹,爝以爟火。高注云:周禮司爟掌行火之政令,爟火者,所以祓除其不祥,置火於桔橰,燭以照之。爟讀曰權衡之權。又贊能篇:桓公迎管仲,祓以爟火。高注略同,亦曰爟讀如權字。攷史記封禪書、漢書郊祀志皆曰:通權火。又曰:權火舉而祠。張晏云:權火,㷭火也。狀若井挈臯,其法類稱,故謂之權火。欲令光明遠照,通於祀所也。漢祀五畤於雍,五里㷭火。如淳曰:權,舉也。按如云權,舉也。許云舉火曰爟。高云爟讀曰權。然則爟、權一也。烜,或从𠄢。周禮秋官司烜氏注云:讀如衞侯燬之燬。故書烜爲垣。鄭司農云:當爲烜。按依許則烜卽爟字。亘聲、雚聲同在十四部也。許本與先鄭説同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㷭fēnɡ

注解:㷭𤎩,各本無㷭字,今依文𨕖注補。𤎩,各本作燧,今正。𠋫表也。謂伺𠋫之表。邊有警則舉火。孟康曰:㷭如覆米䉛,縣著挈臯頭,有𡨥則舉之。燧積薪,有𡨥則燔然之也。裴駰、顏師古取其説。張揖曰:晝舉㷭,夜燔燧。李善取其説。廣韵:夜曰㷭。晝曰燧。葢有誤。按孟、張説㷭𤎩爲二,許𨺅部曰:𤎩,塞上亭,守㷭火者也。則爲一。葢許以𤓫从𨺅,故釋曰塞上亭。从火逢聲。敷容切。九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爝jiào

注解:苣火祓也。苣,束葦燒之也。祓,除惡之祭也。吕覽本味篇:湯得伊尹,祓之於廟,爝以爟火。贊能篇:桓公迎管仲,祓以爟火。从火爵聲。子肖切。二部。呂不韋曰:湯得伊尹,爝㠯爟火,釁以犧豭。高誘曰:以牲血塗之曰釁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标题:熭wèi

注解:㬥乾也。也上大徐衍火字。乾音干。賈誼傳曰:日中必熭。顏之推云:此語出大公六韜,言日中時,必須㬥曬,不爾者失其時也。㬥與𣉱疾字異。从火,从火猶从日也,火卽日也。彗聲。于歲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标

题:熙xī

注解:燥也。文𨕖劉琨赠盧諶詩注引此,下有謂㬥燥也四字,葢庾儼默注語。釋詁又曰:熙,興也。周語叔向釋昊天有成命之詩曰:緝,明。熙,廣也。毛傳本之。箋據釋詁熙,光也。云廣當爲光。按文王傳曰:緝熙,光明也。敬之傳曰:光,廣也。是古光、廣義通。燥者,熙之本義,又訓興、訓光者,引申之義也。从火巸聲。巸見𦣞部。許其切。一部。1655 文一百一十二 重十五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火部

487

标题:炎yán

注解:火光上也。洪範曰:火曰炎上。其本義也。雲漢傳曰:炎炎,熱氣也。大田傳曰:炎,火盛陽也。皆引申之義也。从重火。會意。于廉切。八部。凡炎之屬皆从炎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标题:燄yàn

注解:火行微燄燄也。微當作𢼸。雒誥曰:無若火始燄燄。廣韵曰:燄,火初著也。左傳注引書作燄燄。漢書梅福傳引書作庸庸。此篆與光爓字别。焰者,俗爓字也。从炎臽聲。以冄切。八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标题:𤌜

注解:炎光也。大徐作火光,誤。从炎㐁聲。各本篆體作𦧡,解去舌聲。鉉疑當是甜省聲,非也,此與木部之栝皆从㐁之誤,今正。谷部曰:㐁,舌皃。讀若三年導服之導。一曰讀若沾,古音在七、八部。導服卽禫服也。鉉曰以冄切。集韵他點、他店切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标题:𤎭lǐn

注解:㑴火也。曡韵爲訓也。近火者有畏意。从炎㐭聲,讀若桑葚之葚。力荏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标题:煔shǎn

注解:火行也。廣韵也作皃。从炎占聲。舒瞻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标题:燅xián

注解:於湯中爚肉也。爚當作𩱲。玉篇、韵會作瀹,則俗用字也。𩱲者內肉及菜湯中薄出之。瀹,漬也。禮有司徹,乃燅尸俎。鄭注:燅,溫也。古文燅皆作尋,記或作尋。春秋傳:若可尋也,亦可寒也。按燅者正字,尋者同音叚借字。云記或作尋者,郊特牲血腥爓祭注云爓或爲尋是也。爓亦叚借字也。所引春秋傳哀公十二年左傳文,賈注云:尋,溫也。服注云:尋之言重也,溫也。寒,歇也。郊特牲之注云爓或爲尋,見有司徹疏。今本禮記作爓或爲䐲,誤也。有司徹注中尋字,唐人譌作燖,亦非也。論語注:溫,尋也。又中庸溫故而知新注曰:溫讀如尋溫之溫。尋本皆無火旁。从炎,从𤍽省。小徐下有聲字,誤也,此會意。徐鹽切。七部。𤏝,或从炙作。廣韵曰:𤍙,《説文》同上。此古本《説文》之異也。㶣卽𤇇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标题:𤏻xiè

注解:大𦏧也。此與又部夑篆義别。从又持炎辛。會意。蘇俠切。八部。辛者,物𦏧味也。辛下曰:秋時萬物成而孰,金剛味辛。此説从辛之意也。廣韵曰:𤏻,孰也。文字指歸从辛又炎。按文字指歸葢用許説耳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标题:粦lín

注解:兵死及牛馬之血爲㷠。列子天瑞曰:馬血之爲轉鄰也,人血之爲野火也。張注:此皆一形之內自變化也。淮南氾論訓曰:老槐生火,久血爲燐。許注:兵死之士血爲鬼火。見詩正義。高注:血精在地暴露百日則爲燐,遙望炯炯若然火也。又説林訓曰:抽簪招燐,有何爲驚。高注:燐血似野火,招之,應聲而至,血灑汙人。以簪招則不至。博物志:戰鬥死亡之處有人馬血,積年化爲粦。粦著地入草木皆如霜露不可見,有觸者、著人體便有光,拂拭便散無數。又有吒聲如煼豆。㷠,鬼火也。詩東山:熠熠宵行。傳曰:熠燿,燐也。燐,熒火也。熒火謂其火熒熒閃䁑,猶言鬼火也。詩正義引陳思王螢火論曰:熠燿宵行。章句以爲鬼火,或謂之燐。章句者,謂薛君章句。是則毛、韓古無異説。毛詩字本作熒,或乃以釋蟲之熒火卽炤當之。且或改熒爲螢,改粦爲䗲,大非詩義。古者鬼火與卽炤皆謂之熒火,絕無螢字也。㷠者,鬼火,故从炎舛。从炎舛。鍇曰:舛者,人足也。按詩言宵行,謂其能相背而行。良刃切。十二部。 文八 重一〖注〗粦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炎部

487

标题:黑hēi

注解:北方色也。四字各本無。依青、赤、白三部下云東方色、南方色、西方色,黄下亦云地之色,則當有此四字明矣。今補。火所熏之色也。熏者,火煙上出也。此語爲从炎起本。从炎,上出𡆧。會意。𡆧,古文囱字。在屋曰囱。大徐本此下增𡆧古䆫字,許本無之。呼北切。一部。隷作黑。凡黑之屬皆从黑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黸lú

注解:齊謂黑爲黸。經傳或借盧爲之,或借旅爲之,皆同音叚借也。旅弓、旅矢,見尚書左傳。俗字改爲玈。从黑盧聲。洛乎切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䵳wèi

注解:𣵽黑色也。𣵽,引申之義爲肥美。沃黑者,光潤之黑也。女部曰:嬒,女黑色也。按沃黑,玉篇、廣韵皆作淺黑。疑沃字誤,淺字長。从黑會聲。惡外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黯àn

注解:深黑也。别賦黯然銷魂,其引申之義。从黑音聲。乙減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黶yǎn

注解:中黑也。謂黑在中也。大學注:厭讀爲黶。黶者閉藏皃也。其引申之義也。从黑厭聲。於𤥎切。八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䵣dá

注解:白而有黑也。从黑旦聲。當割切。十四、十五部。五原有莫䵣縣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𪒹jiān

注解:雖皙而黑也。晳者,人色白也。則𪒹專謂人面。从黑箴聲。古咸切。七部。古人名𪒹字皙。仲尼弟子列傳:曾葴字晳,奚容箴字子晳,又狄黑字晳。葴、箴皆𪒹之省。論語曾皙名點,則同音叚借字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䵮yànɡ

注解:赤黑也。从黑昜聲,讀若煬。餘亮切。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黲cǎn

注解:淺青黑色也。淺青之黑也。通俗文曰:暗色曰黪。玉篇曰:今謂物將敗時顏色黪也。从黑參聲。七感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黤yǎn

注解:青黑色也。謂青色之黑也。从黑奄聲。於檻切。八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黝yǒu

注解:微青黑色也。謂微青之黑也。微輕於淺矣。黝古多叚幽爲之。小雅:隰桑有阿,其葉有幽。傳曰:幽,黑色也。周禮牧人:陰祀用幽牲。先鄭云:幽讀爲黝,黑也。守祧。其祧。則守祧幽堊之。先鄭亦云:幽讀爲黝,黝,黑也。今本皆轉寫幽黝誤譌矣。玉藻:一命縕韍幽衡,再命赤韍幽衡。鄭云:幽讀爲黝,黑謂之黝。从黑幼聲。於糾切。三部。《爾雅》曰:“地謂之黝。”釋宫文。又釋器曰:黑謂之黝。孫炎注云:黝,青黑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黗tūn

注解:黃濁黑也。謂黄濁之黑也。廣雅云:黗,黑也。𪎶,黄也。葢二字音義同,偏旁異耳。檀弓有䵍字,廣韵曰:魯公子名,亦黄色也。然則䵍字亦同。从黑屯聲。他袞切。十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點diǎn

注解:小黑也。今俗所謂點涴是也。或作玷。从黑占聲。多忝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黚qián

注解:淺黃黑也。淺黄之黑與黄濁之黑相對成文。地理志犍爲郡黚水作此字,許水部作黔水,音同故也。从黑甘聲,巨淹切。七部。讀若染繒中束緅黚。此句有譌字。未聞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𪑙jiān

注解:黃黑也。謂黄色之黑。玉篇曰:記林切,黄色如金也。廣韵:居吟切。淺黄色也。从黑金聲。古咸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𪑲yuè

注解:黑有文也。从黑冤聲,讀若飴𧯡字。豆部曰:𧯡,豆飴也。食部曰:飴,米櫱煎也。於月切。十四、十五部。亦作黦。按周禮染人夏纁,𤣥注云:故書纁作䵫。䵫卽𪑲也,唐宋人詩詞多用黦字,如韋莊淚沾紅袖黦之類。王氏念孫曰:淮南時則訓:天子衣苑黄。高注云:苑讀𧯡飴之𧯡。春秋䋣露:民病心腹宛黄。皆字異而義同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䵵chuā

注解:黃黑而白也。謂黄黑而發白色也。从黑算聲。一曰短黑。别一義。讀若㠯芥爲齏名曰芥荃也。艸部曰:荃芥脃也。是其物也。脃荃䵵三字音同。初刮切。十四、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䵤jiǎn

注解:黑皴也。皮部無皴字,見於此。戰國策:墨子百舍重繭,往見公輸般。淮南書:申包胥累繭重𦙆,七日七夜至於奉庭。皆借繭爲䵤也。从黑幵聲。古典切。十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黠xiá

注解:堅黑也。黑之堅者也。石部曰:硈,石堅也。亦吉聲也。引申爲奸巧之偁。貨殖列傳云:桀黠奴。謂其性堅而善藏也。方言曰:慧,自關而東趙魏之閒謂之黠,或謂之鬼。从黑吉聲。胡八切。十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黔qián

注解:黎也。黎,履黏也。與驪、𩁟字同音,故借爲黑義。耇下曰:老人面凍黎若垢。謂凍黑也,俗作黧。小徐本作黧,乃用俗字改許也。从黑今聲。巨淹切。七部。秦謂民爲黔首,謂黑色。秦始皇本紀:二十六年,更名民曰黔首。應劭曰:黔亦黎黑也。祭義:明命鬼神,以爲黔首則。正義云:此孔子言,非當秦世,錄記之人在變改之耳。按本紀泰山刻石:親巡遠黎,刻碣石門,黎庶無繇。尚沿周語也。琅邪臺刻石三言黔首,之罘刻石、劊稽刻石各言黔首者一,皆用秦制也。周謂之黎民。大雅雲漢、禮記大學黎民皆訓衆民。釋詁曰:黎,衆也。詩桑柔傳曰:黎,齊也。宋人或以黑色訓黎民,殊誤。許言此者,證秦以前無黔首之偁耳,非謂黎、黔同義。《易》曰:“爲黔喙。”説卦傳文。謂艮也。按黔鄭作黚。喙晁以道,吕東萊所據釋文作𧰺。葢喙轉寫異體,或古叚彙爲喙之故與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黕dǎn

注解:滓垢也。滓者,澱也。垢者,濁也。荀卿曰:人心譬如槃水,正錯而勿動,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。楊倞曰:湛濁謂沈泥滓也。按湛卽黕之叚借字。文𨕖注引魏文帝愁霖賦曰:𤣥雲黕其四塞。借黕爲黑皃。引申之義也。从黑冘聲。都感切。八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黨dǎnɡ

注解:不鮮也。新鮮字當作鱻。屈赋遠遊篇:時曖曖其曭莽。王注曰:日月晻黮而無光也。然則黨、曭古今字。方言曰:黨,知也。楚謂之黨。郭注:黨朗,解寤皃。此義之相反而成者也。釋名曰:五百家爲黨,黨,長也,一聚所尊長也。此謂黨同尚。从黑尚聲。多朗切。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黷dú

注解:握持垢也。垢非可握持之物,而入於握持,是辱也。古凡言辱者皆卽黷,故鄭注昏禮曰:以白造缁曰辱。字書辱亦作𪑾。从黑賣聲。徒谷切。三部。《易》曰:“再三黷。”蒙卦辭。古字多叚借通用。許所據易作黷,今易作瀆。崔憬曰:瀆,古黷字也。玉裁按:鄭注云瀆,褻也。瀆褻,許女部作嬻媟。若依鄭義則黷爲叚借字,嬻爲正字也。黷訓握垢,故从黑。吳都賦:林木爲之潤黷。劉注曰:黷,黑茂皃。其引申之義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黵dǎn

注解:大污也。从黑詹聲。當敢切。八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黴méi

注解:中久雨靑黑也。楚辭九歌:顏黴黎以沮敗。淮南説山訓曰:晉文公棄荏席,後黴黑。从黑,微省聲。武悲切。十五部。集韵或作𪑛,葢古體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黜chù

注解:貶下也。玉篇云:貶也,下也。按當作貶也下色也五字。貶也者,黜陟之義也。下色也者,爲从黑張本也。古或叚詘、絀爲之。从黑出聲。丑律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𪒀pán

注解:𪒀𡜜,下色也。也,當依玉篇作皃。𪒀姍曡韵字。从黑般聲。薄官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黱dài

注解:畫睂墨也。依小徐有墨字。玉篇作黑。黱者,婦人畫睂之黑物也。釋名曰:黛,代也。滅睂毛去之,以此畫代其處也。通俗文曰:點靑石謂之點黛。服䖍、劉熙字皆作黛,不與許同,漢人用字不同之徵也。黛者,黱之俗。楚辭、國策遂無作黱者。从黑朕聲。徒耐切。按朕聲本在七部六部合音,轉入一部,又變其體爲黛。如螟𧎢字古亦作螟螣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儵shū

注解:靑黑繒發白色也。古亦叚爲倐忽字。又釋訓:儵儵,嘒嘒,罹禍毒也。釋小弁踧踧周道,鳴蜩嘒嘒也。从黑攸聲。式竹切。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𪑝yù

注解:羔裘之縫也。召南:羔羊之革,素絲五緎。傳曰:革猶皮也。緎,縫也。許所據詩作𪑝。从黑或聲。于逼切。一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𪑩diàn

注解:𪑩謂之垽。土部曰:垽,澱也。水部曰:滓,澱也。澱,滓垽也。是澱𪑩二篆異部而實一字也,故爾雅釋器作澱謂之垽。垽,滓也。黕,滓垢也。異字而同義。从黑,𣪫省聲。當作𡱂聲。堂練切。十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黮dǎn

注解:桑葚之黑也。桑葚見艸部。葚黑曰黮,故泮水卽以其色名之。毛傳曰:黮,桑實也。謂黮卽葚之叚借字也。許與毛小别矣。廣雅:黑也。則引申爲凡黑之偁。方言云:私也。亦引申之義也。从黑甚聲。他感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黭yǎn

注解:果實黭黯黑也。荀卿子:黭然而雷擊之。注:黭然,卒至之皃。此叚借字也。从黑弇聲。烏感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黥qínɡ

注解:墨㓝在面也。此㓝亦謂之墨。周禮司㓝注曰:墨,黥也。先刻其面,以墨窒之。从黑京聲。渠京切。古音在十部。䵞,或从刀作。刀之而墨之也。會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𪒠yǎn

注解:𪒠者忘而息也。方言、廣雅皆曰:𪒠,忘也。忘而息,宋人所謂黑甜也,故从黑。今人所用憨字卽此字之變也。从黑敢聲。於檻切。八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标题:黟yī

注解:黑木也。周書王會篇夷用𨶲木,古今注:烏文木,出波斯國,南方艸木狀,文木樹高七八丈,色正黑,如水牛角。从黑多聲。烏雞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丹楊有黟縣。地理志本作黟,師古所據作黝,乃誤本耳。今安徽徽州府黟縣是其地。 文三十七 重一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卷·黑部

补炮注:缺490